“荣辱观”学习开始后,和大家一样,除了参与中心组学习讨论、网上“一家之言”论坛,我也有意识进行了专题学习。用今天的机会向大家推荐我看到的对我启发比较大的一篇文章,希望对大家投入下阶段学习(践行体会《教育教学中有机进行荣辱观教育的案例》交流)有帮助。
《上海教育》2006(4B)P6——10
《审时度势下的教育契机》
这是上海市科教党委近日举行的一个专家学者座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纪要。
以下为文章提纲:
u 李宣海(市科教党委书记):
1、曾经的努力奠定了“两大基础”;
2、必须清醒看到的“四大层面问题”;
3、要切实把握好“四个原则”;
4、要精心组织好“三个关键环节”;
5、要做好“两个关键保障”。
u 姜义华(复旦大学
观点:荣辱观是对中国人健康人格的塑造。
u 赵修义(华东
观点:让“义荣”抬头,打击“势荣”
1、 要集中解决三个问题;
2、 三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u 陈锡喜(华东
观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契入点
u 李家珉(上海电力学院教授):
观点:荣辱观与“三观”的互动关系
u 于漪(全国语文特级教师):
观点:师德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u 唐盛昌(上海中学校长):
观点:在“两纲”推进中突出荣辱观教育
u 张人利(静安教师进修学院院长):
观点:要在新课程中凸现荣辱观教育
u 张治(上海市杨浦小学校长):
观点:在实践体验中进行荣辱观教育
u 钱静峰(交大博士生辅导员):
观点:“八荣八耻”是对高校德育工作底线的诠释
u 区县动态:《虹口区“小处入手明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