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爱牙日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5-09-15

    9月20日是第26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俗话说:“牙不好,疾病满身跑。”多项国外研究发现,牙的好坏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至97%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35至44岁的人群中,牙龈出血的比例高达77.3%。我国各年龄段的人都被口腔问题困扰。其中,儿童最常见的是龋齿和牙颌畸形,后者发病率约41%至49%;18至45岁人群除龋齿外,牙周病最常见;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是缺牙。这些口腔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都会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

  问题一:龋齿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疾病。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中年人和老年人龋病的患病率分别为88.1%和98.4%。专家表示,龋齿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第三大需要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那么,龋齿是怎样形成的呢?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多认为患龋齿是由于吃糖太多的缘故,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龋齿的病因是很复杂的。医学界经过长期研究认为:龋齿大致是由四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是细菌、食物、牙齿和时间。
  具体地讲,口腔内有大量的细菌生存,其中一些细菌如变形链球菌、放线菌、乳酸杆菌等具有产生有害牙齿的化学物质的能力,这些化学物质能够短时间内使其逐渐分解破坏。细菌在牙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医学上称之为牙菌斑,细菌就是以牙菌斑为基地向牙齿发动进攻的。细菌产生有害牙齿的化学物质需要原料,而这些原料就是由食物中的糖类物质供给的。食物中含有的糖类物质经过咀嚼吞咽,一部分残留于口腔内,被致龋菌所利用,产生对牙齿具有腐蚀性的物质,从而破坏牙体硬组织,进而导致龋齿的发生。牙齿是很坚硬的,但由于遗传、营养等因素而导致牙齿发育过程中钙化水平不同,牙齿钙化程度低的人,牙齿表面凹凸不平,牙釉质层相对较薄弱,容易被破坏;另外,牙齿排列不整齐,食物残渣容易残留,也是龋齿易发的诱因。
  “虫牙”初期时,患者无明显症状,发展后,牙齿对冷、热、酸、甜的刺激会产生敏感,此时若还不进行及时治疗,病损将波及牙髓,引起牙髓炎,产生剧烈疼痛。进一步发展就会引起根尖炎,甚至根尖周脓肿,导致患者不敢用患牙咀嚼。炎性物质还可以向身体其它部位播散,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以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肾炎、败血症或菌血症等一系列严重病症。影响正常学习、工作、生活。此外,儿童患有龋病还会影响其颌骨生长发育,引起面部骨骼、牙齿的畸形。因此,得了“虫牙”越早治疗越好。

  专家支招:
  一是注意调整饮食结构。糖是牙齿龋坏的“祸根”,这是人所共知的,要预防龋病必须控制食糖用量。对食物要粗细搭配,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等。
  二是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更为重要,以减少食物残渣的存积和发酵,减少牙菌斑的形成。但儿童坚持正确刷牙的依从性较差,因此,窝沟封闭是预防儿童窝沟龋的有效方法。
  三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平时要注意自我经常检查口腔,每半年至1年可请口腔医生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四是采取防龋措施。氟素可以预防龋齿,这在科学上已有证明。对于成人可经常饮些茶水,也有很好的防龋保护牙齿作用,因为茶水中含氟量比较高。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对于少数龋易感者还可以采用氟化物漱口、氟化物局部涂擦、含氟涂料等方法进行防龋。

  问题二:牙周病

  牙周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人群患病率高,在我国,其患病率高达90%以上,是导致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天津市口腔医院)牙周病科主任李新月介绍说,所谓牙周病主要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龈炎和牙周炎。牙周病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病变:
  一是局部因素。口腔卫生差,不认真刷牙或刷牙不彻底,导致牙菌斑没有被及时清除,就会钙化形成牙石,增加牙周病发生的风险;在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有不良治疗史的人,比如烤瓷牙、假牙镶得不密合,也会造成口腔内菌斑和食物残屑不易清洁干净,可诱发或加重牙周病;因牙缝导致的食物开塞,没有彻底清洁,牙齿上的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二是全身因素。吸烟是罹患牙周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牙周病患者中有一半的患者有吸烟史。此外,性激素也是引发牙周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和妊娠期的孕妇,因为性激素和体内内分泌的改变,龈炎几率高,可引发牙周病。有系统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牙周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工作和精神压力大的白领,也易患牙周病。
  三是遗传因素。父母牙周不健康,孩子患牙周病的几率较正常人高。
  从上述发病原因也可以看出,牙周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有吸烟者、孕妇、糖尿病患者、青少年正畸患者、家庭内有多数牙缺失患者、精神紧张者、经常服用降压药的患者。
  如今许多人认为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牙松动、咬食物有痛感、牙脱落等,似乎对于健康影响不大,所以对自己的牙周病不以为然,其实,牙周病可诱发或加重全身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胃病、肺炎、肺脓肿等,还会导致孕妇早产、增加低体重儿的几率。另外研究表明,牙周病还与脑卒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密切。因此不可小觑。

  专家支招:
  一是注意清洁口腔,有效刷牙。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与正确的方法,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和饭后漱口。顺着牙缝竖刷或旋转着刷都可以。但不能拉锯式地横着刷,否则会损伤牙龈和牙颈部。正确刷牙的方法是让刷毛朝着牙龈,倾斜45度角左右,轻轻压下,顺着牙缝的方向前后颤动,范围为3至5毫米,相当于半个牙齿的距离,然后顺着牙齿的方向,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清洁牙菌斑,还有一定的按摩牙龈的作用。每次刷牙时间至少持续3分钟,才能彻底有效地清除口腔细菌。
  二是正规洗牙。有效刷牙只能清除70%的口腔细菌,牙菌斑常存在于不易清洁的部位,如牙齿的邻面及窝沟点隙处,很难被彻底清除。因此定期洗牙是清除牙菌斑、牙结石最有效的方法。提倡正常人每半年1次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洁牙一次,去除牙结石,预防牙周病的发生。对于吸烟喝酒者,更要注意每半年洗一次牙。
  三是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口腔可早期发现牙周病,防治效果明显。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可以保持牙齿的清洁,除了有效刷牙外,还应用牙线等清除牙缝隙间的牙菌斑。牙膏可选用含氟及抗牙菌斑的剂型,还可配用消炎抗感染的漱口水等。
  四是保持全身健康,远离“三高”。注重血糖、血压的控制,可以控制牙周病的发生。

  问题三:失牙
  失牙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早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正式提出“8020运动”计划,即希望人到了80岁仍然要保有20颗完好的牙齿。然而,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国65岁至74岁老年人患龋率98.4%,缺牙者占86.1%,义齿修复率仅为42.6%。概而言之,近九成老年人牙齿缺失,每10位老人就有1人满口无牙。同时只有四成老年人镶复牙,大部分老年人置之不理。
  南开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市口腔医院)修复二科主任刘晓明表示,口腔疾病是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最大因素之一,尤其是老年缺牙群体。人的牙齿主要依靠牙槽骨固定牙根来维持其坚固程度,当牙槽骨流失或发炎时,牙槽骨就会萎缩,引起牙床降低,并最终导致牙齿脱落。牙齿缺失后,如果不及时修复,首先,损害剩余牙齿。失牙后,整个口腔的平衡就会被打乱,常会导致缺牙间隙附近的余留牙出现倾斜、移位,前牙的缺失更是妨碍美观,影响发音,尤其是齿音、唇齿音、舌齿音的发音;还会使牙缝增宽,食物容易嵌塞其间,导致龋齿。第二,与缺牙相对的牙齿会向缺牙空隙伸长,导致该牙根部暴露,影响其牢固程度。第三,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如果牙齿缺失,不能细细咀嚼食物,常以“囫囵吞枣”的方式进食,会加重胃肠负担,影响消化吸收。第四,影响面型美观。牙齿缺失后,牙槽的骨质逐渐吸收,会造成肌肉萎缩,口角下垂,让人显得更加苍老。最后,不及时镶牙,还会加重存留牙的负担,及咬合关系的错乱,从而导致双侧或单侧颞颌关节疼痛和紊乱。

  专家支招:
  老年人如果出现牙齿松动或缺失,要尽早治疗和修复,没有保留价值的牙齿,要及时拿掉,并尽早安装假牙。如果剩下的牙齿是健康的,没有发生病变,不可随意拔掉;即使是龋坏严重的“烂牙根”,如果能够通过治疗修复,也要尽量保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