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的培养
作者(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0-11-21

强强长得非常讨人喜欢,他走路时不小心被椅子绊了一跤,就非要把椅子“打”一顿,叔叔吃了他的苹果,他要叔叔吐出来补好还他,这些稚拙的想法和举动常常惹得全家哈哈大笑。强强在这种纵容的环境中长大,上幼儿园时,强强会在上课时走来走去高声大叫,会为玩具与同伴打得不可开交。父母总想“树大自然直”,孩子还小,人又机灵,大起来总会懂事的。上学后强强学习倒没什么问题,但他的举动让老师大伤脑筋,作业本忘带、上课了他才想起要上厕所、一会儿又把同学的铅笔盒弄坏。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的不断纠纷使强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产生了“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的想法。
  
  现在许多家长像强强父母那样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忽视规则意识培养。而规则意识的缺失给一个人带来的负面效应,会影响他们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影响他们人际交往状态,进而影响他们一生的幸福。
  
  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和法律组成各种有序而稳固的系统,一个人要在这些系统中生存,必须认同并遵守相应的规则,才能与系统产生和谐统一,才能得到群体的承认和尊重,才能真正树立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自尊感,否则就容易受到系统的排斥而变得不快乐,感受不到自我在群体中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如一个从小不受约束的人,在群众中更容易受到挫折,他可能在幼儿园因抢玩具受到同伴攻击、在小学因上课讲话屡受批评、在工作中因无视制度得不到好的评价……而这些,往往不是因为不了解规则或故意违反规则,而是没有规则意识所造成的。所以他们明明是自己不遵守规则而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却总是觉得世界对他不公平,这样的人会感受到幸福吗?
  
  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意识到每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秩序和准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肆意违背。
  
  2.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是可以做的,有许多事是不可以做的,人们只有遵守共同的行为准则才能愉快地相处。
  
  3.当自己的需求与社会规则产生冲突的时候,能意识到应该对自己的行为作适当的控制和调整。
  
  4.意识到许多规则是人为的、可变的,自己应该客观、灵活地对待一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规则,积极、主动地争取更为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从而在社会中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感受,家长应做些引导。
  
  1.明确每一阶段的原则。
  
  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都有三种界限,一种是绝对禁止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红灯行为”,像明显伤害他人、自身及环境的行为应予以制止;一种是完全可以做并且应该做,可称之为“绿灯行为”,如有利于孩子独立性发展及符合公德利益的行为应该得到及时鼓励、支持和督促;还有一种界于两者之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价值判断灵活变动的,称之为“黄灯行为”。幼儿成长的每一个年龄段,这三种行为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范围。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在最原则、最必要、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制定适合孩子能力和兴趣特点的规则并且坚持不懈地加以强化,就能避免过多的约束和不适宜的放纵,使孩子在规范的前提下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而达到个性自由与高度社会化的和谐统一,形成健康的人格,这是幼儿获得幸福的前提。
  
  2.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有个故事,说两个点心店都卖面条,一个问顾客:面条里要不要放鸡蛋?顾客中有说要有说不要;另一个则问:放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顾客就选择一个或两个鸡蛋,极少有说不要的。显而易见后者获得了更高的利润,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引导顾客在无形中接受了“必须选择鸡蛋”的规则,这种有限选择的方法对孩子的规则培养非常有效,如果你想让孩子不在房间里跑来跑去,你就应该让孩子选择现在是看书还是画画,而不是“现在我们来做什么?”漫无边际的选择会把幼儿推到无法控制的规则之外。把幼儿必须要做到的事定为规则,在这个范围内给孩子几个可选择的方向,这样不论孩子选择什么,他的行为都在规则之中,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规则。
  
  3.注意语言的暗示。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成人语言的暗示非常重要。当幼儿把积木摊了一地,家长说:“乖孩子,快帮妈妈收积木,要吃饭了。”这句话对于孩子的暗示是:收积木是妈妈的事,我做不做无所谓,这样孩子就不可能形成“应该自己收拾玩具”的规则意识。要求孩子必须做到的,就不能用请示的语言说出来,禁止幼儿做的事,就不能用商讨的口气来表达。和幼儿交流时,要让幼儿明白地感受到什么是我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而不是形成错误的或模糊的意识和判断。
  
  4.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还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幼儿从他律到自律。许多幼儿上学后总是一次次忘了带书本,一次次弄丢了自己的铅笔和本子,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每次都有父母帮着送,帮着买,孩子永远没有自我教育的机会。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孩子执意不听父母的劝告,总是磨磨蹭蹭,就不妨让他迟到一次,感受一下被批评的不快。吃一堑长一智,教训会使孩子意识到遵守规则以及对自己负责带来的愉快。当然,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变得懂事起来。
  
  适宜做法
  
  l.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向孩子提出行动的规则,并说明为什么,如“不要在地板上奔跑,会影响楼下的人休息”
  
  2.规则要建立在孩子的认识能力基础上,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强迫孩子就范。
  
  3.准则要保持一致,避免情绪冲动之下变换规则,这会使孩子在不同的标准面前无所适从。
  
  4.“你能把香蕉皮扔到垃圾袋里,我真高兴”或“我知道你想帮弟弟拿汽车,但你把它抢过来是不对的”,这种就事论事的客观评价更能使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