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做个总结。包括本期,<中小学校长》在2011年共发文305篇。这305篇文章可以说是本刊在几千篇来稿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为什么有的文章选上了,有的没采用?当然是好文章才能被采用了。那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什么样的又是不好的呢?这么说吧,好的文章基本都是相似的,而不好的文章却各有各的不好。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种的文章是不被采用的。
一稿多投型。电子投稿的最大特点就是方便,所以有的作者在我们投稿邮箱的收件人一栏里一下子就能列一大堆不同刊物的邮箱地址。那意思就是反正我一下就投出去了,你们谁爱用谁用。您当是我们不懂啊?这是典型的一稿多投,别的刊物用不用不知道,反正我们是随手就删了。给个建议,您即使想一稿多投,不要图省事,您一封一封的发,这样您都给谁发了,反正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
一稿多用型。有的文章一读就能读出来工作总结或工作汇报的味道。想来作者也是想达到一举多得之功效:写一篇稿子,既可作学校工作总结,也可拿来向上级汇报,既可在某某场合做发言稿,也可投出去发表,岂不快哉!问题是想发表的文章嘛,总得像个文章的样子才行吧。更有甚者,改头换面都懒得做,连开头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和结尾的"谢谢大家"都标的清清楚楚,当然也不忘落款:2009年*月*日!
不讲规矩型。不同刊物发文章总是有自己的发文规范的。起码的格式、作者的简介和联系方式恐怕是少不了的。文章要被采用,编辑总是要和作者联系联系的,你连个联系方式都没有,怎么提修改意见,怎么确定某个表述,或者怎么给你寄样刊?这还算小事,有的文章竟然连作者都没有,看这样的来稿,俺们的眼镜掉下来了。
伪问题型,或者也可叫无病呻吟型。关于教育,恐怕谁都能说两句。教育问题,有的是真问题,也有不少伪问题。但怎么鉴别真问题和伪问题,这就有相当的难度了。有篇文章叫《***类学生的孝道教育》,谈的是对***类学生(这里就不注明了)要进行孝道教育。那人家就要问了,为什么要对这类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你作者没说明白;这类学生需要孝道教育,那类学生需不需要?问题是有没有孝心,孝不孝敬父母,这恐怕学校教育也不大能解决的。因为大字不识一个、没上过学的人也有孝敬父母的,学历很高的人其中白眼狼也不少。
意识流型。简单说就是想到哪写到哪。思维混乱,逻辑不通,不知所云。
提纲挈领型。写文章总是要说那么一二三点,问题是你那一二三点倒是说了,能不能展开论述一下?
文不对题型。题目是张三,写的是李四。
东拼西凑型。一段跟一段不挨着,"Ctrl+C"和"Ctrl+V"的痕迹明显。
陈芝麻烂谷子型。没深度,没高度,也不关注热点难点。学校里是有一些管理常规的,问题是你学校做的事,别的学校也在做,你也没有什么新意嘛。但写文章总还是要体现一些新意的,这样同行也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除了以上九种,还有"空洞无物型"、"不合学理型"、"错字连篇型"、"写完连自己都不想看型"等等。清楚了"不好"的文章可能会有这些毛病,那么写好文章又有可能发表就好办了,对照这些问题,有则改之,不断增强文章的技术含量。
挑了一些毛病,并不是批评,因为对于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小学校长》杂志的广大作者和读者们,我们是要衷心感谢的。年终岁末了,我们总结总结,展望展望,对于2012年,我们仍然需要您的关注与支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