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列表


从“笔墨留香“到”气正韵雅”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来源):徐教院附小    发布时间:2010-12-09

打造品牌创特色  提升内涵促品质

——记徐教院附小从“笔墨留香”到“气正韵雅”的实践与思考

 

“一校一品”是学校发展的着力点。2007年,徐汇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一校一品”建设的要求,我校便着力开始了实践与思考。

一、       从 书法教育——“笔墨留香”起步

书法是我校自2005年更名后确立的校本限定拓展课程,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把书法教育确立为促进学校发展的一个特色项目。

(一)选择思考:

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具的国粹。尽管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而唯独中国能将其文字发展成为一门公认的顶尖艺术。对学生从小进行书法教育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之需要,还在育人方面具有特殊功能。选择书法其实就是在选择高尚、选择文明。笔墨有情,花开留香——贯彻二期课改理念和德育大纲精神,学校思考:以全面实施书法教育为抓手,大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树立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培养“五心一体”的习惯与品质,即细心、耐心、恒心、责任心和自信心,从而达到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目标定位:

在传授与训练书法技能技巧的同时,进行学风和意志品质等教育,朝着“二维目标”努力:

1)人人出手写得一手好字,个个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基本要求是规范、端正、整洁,高标准则是漂亮和富有艺术性。

2)提供机会引领全校师生领略中华艺术瑰宝之魅力,给予高尚人格修养之熏陶。

(三)具体实践:

 1、抓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所谓专业化,其实对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对于队伍的定位是:掌握基础,能够准确讲解,能够示范基本的技能技巧,起到全员普及的作用,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培训方法:技能技巧方面,借助校本培训——《三笔字(钢笔、粉笔、毛笔)的学习与使用》,连续三年组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理论基础方面,一方面结合“读书乐”校本培训课程,布置教师在每月个人自学札记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通过书法教研组的组建,每月一次例会引领大家把书法教育从更为宏观、更为深远的角度去思考。

2、抓特色的课程化:

首先,特色的落实必须有载体、有阵地。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学科相整合,以课程设置的研究为切入口,拓展书法教育内容:根据工具不同分类可以进行硬笔(铅笔、钢笔、粉笔)书写和软笔(毛笔)书写的教学;从内容不同分类可以研究中文字、英文字、数学字和艺术字的教学。

其次,在课程实施中,教材的创编就是关键。我们也正在学习借鉴正规书法教材的编写原则和体系,从本校实际出发挖掘可利用资源,编写不同年级书法教育教材。

3、抓活动的普及化

连续几年,我们逐步推出“天天练”、“周周评”、“书法讲坛”等活动,使校园营造起一定的书法教育氛围;在举办全校师生参与的书法竞赛基础上,我们举办“亲子大赛”期待家校更好合作;作为限定拓展,每个学生每周上一节书法课,部分感兴趣的同学还可参加每周一次社团的进一步提升学习。

4、抓硬件的更优化

连续几年,学校在推进书法教育的过程中不惜人力物力精力的大量投入,经过硬件设施的改善,校园更加充满墨香,更加富有人文艺术气息。2006年,书法教室改建而成;2007年,网上开辟“艺雅苑”特色原地园地;2008年,校园增设书画宣传廊……特色教育硬件设施随之更加优化。

(四)成绩初显:

经过这几年书法实践教育,全校师生对学校开展书法特色创建思想上得到一致认可,并愿意积极参与。绝大多数学生在领略汉字神奇魅力的过程中对自己民族有正确认识,对祖国的文化认同感提升。经统计,全校四年级以上98%学生参加书法等级考并获得一级以上证书,所有班级作业优良率达70%以上。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市区乃至全国书法比赛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30余项。

 

二、       朝文化建设——“气正韵雅”迈步

在努力探索“将书法教育特色项目功能最大化”时,我们认识到:书法只是一个项目,还不能真正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不能对学校全面工作起到导向和引领的作用。只有“项目与文化并举”,书法特色教育才会产生更为深远的意义,学校品牌建设内涵会更丰富、道路会更宽广。

(一)目标定位

中国汉字书法十分讲究精、气、神。精是精神,气是气韵,神是神采。人们往往用精气神来品评文章或书画等艺术作品。精气神是作者精神、修养、学问、气质、见解、胆识等综合的艺术造诣在作品中的全面反映,三者是不可分割而论的。由此我们将书法项目“笔墨留香”的内涵追求提升到文化建设“气正韵雅”的高度。我们觉得:意正则法正,法正则气正,气正则韵雅。“气正”更多在于营造校园正气的氛围、培养师生端正的品行,做人做事守规则;“韵雅”则是全面和谐境界的追求,是校园文化精、气、神、韵的集中体现,是艺术的、是含蓄的、是有深度的。

 (二)探索思考

确定学校特色的发展方向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落实和推进。实践中我们感到:一定得把握好推进的策略和方法。近一年来,在把握住方向,框架、节奏的基础上,我们注意“四个找准”,努力实践与探索,使“一校一品”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1找准结合点:“一校一品”工作不仅仅局限在书法教育,所以不再是几个学科、一部分老师的工作任务,它被列入学校工作总计划。我们把这项特色工作与教师日常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紧密结合, 把“三自(自信自主自律)”校风的打造与“气正韵雅”的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学校新一轮规划已经在编制中,“气正韵雅”将更多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和环境创设中。

2、找准落脚点:推进特色建设是学校办学的手段、途径,不是办学目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检验“气正韵雅”文化建设成败的落脚点要看学校教育质量如何,要看教育的“产品”——学生是否真正受到了“气正韵雅”的自然熏陶,是否获得各方面全方位的品质教育。

3、找准支撑点:支撑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开展书法教育需要一支懂得书法教育的队伍,推进“气正韵雅”文化建设则首先必须将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提升,这是关键之关键。

4、找准生长点:学校特色建设既要体现稳定的特性,又要体现创新,既要重视积累、积淀,还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寻找新的增长点。从书法项目的“笔墨留香”到文化建设的“气正韵雅”的实践与思考,就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生长点,意义重大。

(三)初步成效

1、大力推进环境建设,彰显高雅文化气息

2009学年,学校新落成了一幢小楼,取名“逸雅苑”。“气正韵雅”门匾高悬正门中央,一副对联“游艺畅怀添意趣,学书悟理养德行”诠释了这幢学生第二课堂专用楼的功能与定位。凝聚全校师生智慧与心血的全楼近二十个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专用教室颇具看点。环绕小楼,凸现“琴棋书画”艺术气息的绿化景观有机组合,青石板书画卷、象棋棋子凳、古筝原木亭以及经典作品廊,使校园更添美丽与高雅。

2、着力开发校本课程,凸显传统文化教育

围绕小楼的功能开发,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书法是国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这样的宝贵资源可供挖掘,成为可利用的校本课程,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意蕴之中,滋养心灵、提升素养。于是,通过足足半年准备,十八个功能室目前供51个课程实施使用。全校每个孩子每年都可选择24个课程的学习。学校兴趣拓展探究课程方案进一步得到完善,运行机制也在实施中逐渐形成。

3、聚焦师资队伍建设,绘就学校发展蓝图

学校发展看学生,学生发展靠教师。几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速度。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加关注起了教师知识技能储备的宽度与厚度。我们鼓励教师从学生需求、自身实际出发,有特长展特长,无特长学特长,不仅为学校课程开发提供保障,也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生活增添情趣注入新的活力。学校未来发展蓝图中,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朝气蓬勃、惹人喜爱的孩子们簇拥着举止高雅、各显神通的教师快乐地学习着,温馨的校园里其乐融融……

 

明确定位理思路,凝练特色谋发展。徐教院附小将继续在特色发展之路上潜心研究,用特色促发展,创特色铸品牌!

 

 

 

 

                                                  20103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