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小师生 乐学四史”系列(一)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20-07-29

  “附小师生 乐学四史”系列(一)

01.jpg

  亲爱的队员们,


  你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


  没有经历过曾经的峥嵘岁月,


  你们真正了解自己的祖国吗?


  知道祖国发展的历史吗?


  这个暑假


  请跟随学校的党团员青年教师


  一起学习


  党史、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希望每一个队员


  都能了解


  党和国家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


  都能体会


  如今幸福的生活是祖辈们拼搏而来,


  都能用行动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今天


  由大队部孙老师率先


  带领大家翻开“四史”学习的新篇章。


  欢迎请队员们邀请长辈朋友


  同阅读、共感悟吧!


  学四史——好书推荐

02.jpg

  《新时代奋斗者系列连环画》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上,一代代坚守初心、勇攀高峰的英雄模范不断拼搏、贡献卓绝。本系列将聚光灯投向获国家级表彰的十位先进代表,图文合奏出新时代奋斗者之歌。

03.jpg

  《白纸红字》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关于“左联”的研究其实已经有很多了,无论是从史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单是对于鲁迅先生的二手研究就已经是浩如烟海了。因此从其中择选出适用的材料,完整地重构“左联”的发展史,并非一件易事。而作者显然很成功地达到了这一目的。

04.jpg

  《长征1934-1936》是一部详细描写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道路上所经历的经典战役的实战案例集,为胜利丛书之一种。其中共收入9个知名战例,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中国革命,在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的时候,以大无畏的勇气、灵活的战法战术、坚定的革命理想,走完了这一条漫漫长征路,谱写出一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

05.jpg

  《抗击1937-1945》是一部详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参与的经典战役的实战案例集,为胜利丛书之一种。其中精挑细选7个或具有代表性、或富有特点的案例,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军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英勇抗敌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光辉征程。

06.jpg

  《战上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现了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解放大上海到1950年国民党军从舟山群岛撤退的“大上海解放史”。不仅有专题战役,还有反特务、反封锁、反轰炸,以及“银元之战”和“物价之战”。

07.jpg

  《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这是一部由细节构成的新中国史。从成立新中国,到开启新时代,通过新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中的“小细节”,以宏大视野全景呈现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以独特视角深刻刨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历尽千难万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成功密码。

08.jpg

  《马克思的20个瞬间》本书以青年人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选取了马克思一生中的20个经典“瞬间”,细致刻画了他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所经历和思考的事务;同时,启人心智:马克思的经历和思考对当代中国的年轻人有哪些启示?本书所呈现出的马克思,不仅仅是那个高高在上、深谙理论、学术渊博的伟人,而且更像是我们信得过的大朋友,他那平易近人、接地气的一面,仿佛给了普通人一股力量,让大家相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马克思能帮助我。这是一部“青年人写给青年人看的青春版马克思传”。


  知队史——知识测试


  无论是一年级的儿童团员作为少先队的预备队,还是我校少先队员们,都应知道自己所属组织的历史。队的知识知多少?请用下面这些选择题来做一下自我检测吧!


  (  )1924年到1927年     A.劳动童子团


  (  )1927年到1937年     B.中国少年儿童团,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  )1937年到1945年     C.抗日儿童团


  (  )1946年到1949年     D.共产儿童团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E.少先队儿童团


  自古英雄出少年,每一段历史的背后都会涌现出许多少年英雄,他们有的和我们一样大,有的甚至比我们还要小,在组织的引领下,谱写了一段又一段宏伟的爱国篇章。队员们,赶快去找一找少年英雄的故事,一起来读一读吧,让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09.jpg

  (答案在末尾哦)


  明校史——校史传承

10.jpg

  我们学校是一所拥有悠长历史的百年老校,作为徐教院附小的一员,你对学校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海楼”的故事吧!


  徐教院附小是1912年创办的。由于当时政府对乡村小学发展的不重视,创办学校时,异常艰难。学校只能借用长桥镇两间民房作为教学地点勉强支撑,但没多久就因为经费困难停止办学了,周边的适龄小学生也因求学无门帮着家里干起了农活。


  就在这时候,有位热心教育的人士特地推荐自己以前的学生沈式寰先生来办校。没钱?沈先生就让父亲捐出一千元大洋。还不够?他就把自己教书的工资拿出来。为了节省人工费,他动员全家一起参加建校,不幸的是他的大儿子在收工时到河边洗泥桶跌入河中淹死。沈式寰先生为家乡的教育尽心尽力,因为他学校的牌子不但保住了,并且得以发展。


  后来,为了方便学生,学校准备筹办寄宿部,可经费又吃紧了。这次,沈先生就请他的亲友刘三先生来帮忙。刘三先生是知名的书画家,他用卖自己的书画得来的钱资助学校,并为学校教学大楼亲笔题名:学海楼。


  如今的“学海楼”虽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但其文化精神一直流传至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附小的学子们,你们读懂了学校创办人沈先生的良苦用心吗?不正是“让长桥地区老百姓家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书读”这份初心,撑起了沈先生办好学校的梦想吗?


  少先队员们、儿童团员们,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希望大家铭记校史,感恩为学校发展做出过点滴贡献的人,长大能承担起的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愿你成为“心中有责任,脚下有力量”的人;


  成为“怀拳拳之心,骋青云之志”的人;


  成为“风雨磨炼意志,行动见证华章”的人。



答案:ADCEB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