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一学期参加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小结
作者(来源):李文泽    发布时间:2009-02-15

    抓好自身建设  落实科学发展

    ——2008学年第一学期参加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小结

    2009年1月10日

    本学期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围绕"十七大"报告研读、回顾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历程、贯彻落实"三风"建设责任制、继续推进党的工作制度化建设三个专题展开。下面浅谈自己的认识体会:一、回顾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历程——历经艰辛、成就辉煌从1978年算起,这30年中我们党经历了世界形势发生的重大而深刻变化、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的国内环境、以及党的队伍和自身状况发生的重大而深刻变化等考验。可以说这30年一步步走来,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是"摸着石头过河",历经了艰辛。在党中央几代领导人和集体的引领下,今天我们的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重大转变其实是两个重大跨越,围绕的中心主题是适应历史进程,建设好党、建设好国家。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四个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如今,党领导下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也得到极大改善,中国人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理论创新、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和进步,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先进代表和坚强主心骨。

    二、贯彻落实"三风"建设责任制——关注细节、强化自律有一句让人耳熟能详的话,叫做"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这句话已经非常形象且简明地把道理讲得很明白了。在目前改革到了攻坚阶段(大众利益分配这个尖锐问题,也是社会主要矛盾所在)的时候,处理不好就会功亏一篑。

    "党风、政风、行风"是衡量政治环境优劣的一杆标尺。就党而言,腐败是党的命运最大威胁。腐败不得人心,腐败会断送党的事业前途。党已经看到并开始针对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特点,在形成广泛社会共识、营造舆论监督氛围、铲除产生腐败土壤等方面着手落实措施。如我局党工委制定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阶段工作规划,学科德育中增加了《廉洁教育》专题等。

    就党员而言,我已在上学期的学习小结中谈到:要执行好党章和党内法规,根本的一条是看如何处理"利己"和"利人"(包括"利国"、"利民")的关系。这是最直接、最简易、最能衡量、辨别、评判的标准和试金石。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词,叫做"防微杜渐".尤其在遇到钱物问题时,要做到心态平和、淡薄名利;不断学习、强化自律;坚定信念、提升境界。

    三、继续推进党的工作制度化建设——把握内涵、科学发展局党委有一篇题为《构建党建"一、二、三"格局长效机制,推动徐汇教育发展、促进校园和谐建设》的征求意见稿中说得很明白:"一"指一个主题,即全面贯彻校长负责制,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二"指两个活动载体,即"让群众高兴、让党放心"和深化"凝聚力建设"活动;"三"指三个坚持,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坚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从而不断增强"三个依靠"(依靠党组织、教职工、社会)和"三个主体"(党员、教师、学生主体)意识,形成"三个民主"(领导班子、党内、学校民主)、"三个公开"(党务、政务、校务公开)和"三风建设"(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一起推进的长效机制。

    事实上我们基层也是按照上述这些要求和具体步骤在做,实践证明:这样的长效机制符合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一定能在保障和推动徐汇教育事业在新时期得到稳步发展中愈来愈发挥出积极作用。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今后一个长时期的任务,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但只要我们有了科学发展观思想武装头脑,并运用它来指导工作,就不会迷失方向。我们从事的教育改革就能够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正确道路蓬勃发展,不断取得新进步、获得新成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