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自身建设 落实科学发展
作者(来源):王继进    发布时间:2009-02-15

    ——2008学年第一学期参加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小结

    本学期我们徐教院附小的党员经常性教育活动紧紧的围绕认真研读"十七大"报告、回顾祖国改革开放30年建设历程以及贯彻落实"三风"建设责任制、继续推进党的工作制度化建设这些个专题进行展开。

    通过学习,对照自身,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1978——2008,坚强的崛起,铸就起辉煌。

    回顾我国改革与发展的30年,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深化对于实践的认识,不断改革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思想,从而持续推动改革和发展。

    30年思想解放或理论创新的主要经验,就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重大思想和方法。正是在这些重大思想方法的引导下,逐步产生和形成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必将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宝贵的经验之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过去的3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的30年,是我国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30年,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重大突破的30年。认真回顾总结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改革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对于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风"建设要关注细节、强化自律。淳化师风,还教育一方净土。

    人们常说,学校是花园,是摇篮,是一片圣洁的土地。教师是园丁,是春蚕,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花朵孩子在这片土地上,吮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滋润着甘甜的雨露茁壮成长,这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然而,早些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冲击,一些人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守不住清贫,以权谋私,以教谋私不乏其人,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向学生推销教辅用书、搞有偿家教,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敛财,挪用公款,挥霍浪费,以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亵渎了教师的神圣职责,败坏了教师的良好形象,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党风、政风、行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淳化师德师风,重塑人民教师良好形象,还教育一片净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盛的情况下,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正之风,一定要珍惜人民创造的财富,当好家、理好财,勤俭办学,不贪大求洋,不奢侈浪费,不贪图享乐,减少应酬,严格控制招待费,花少钱,办好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守得住节气,永葆共产党员本色,树立清正廉明的好形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