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9月1日晚上,我认真观看了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2300名学生只用了1分36秒,就逃离了险境,全校师生无一人伤亡,其中一位女同学还是老师冒着生命危险,回到教学楼里救出来的。灾难面前,他们创造了奇迹,令我十分敬佩。
这一“奇迹”,完全归功于这所学校常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他们在逃生过程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严守纪律,是熟练的疏散能力,让桑枣中学最终化险为夷。我想:灾难是无情的,生命是可贵的,我们一定要多学一些灾难防范和急救知识,避免意外伤害;我们一定要用“知识守护生命”。
上了《开学第一课》,我懂得了生命高于一切的意义,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感谢《开学第一课》的“老师们”。
三(1) 吴顾君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由“潜能”“团队”“坚持”三节课组成。
节目请来了许多的奥运冠军,看了之后给了我印象最深的是“潜能”。通过奥运选手和小朋友的游戏中,我看到了很多在遇到灾难时,如果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就能赢的时间,赢的宝贵的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让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守护生命吧!
三(2) 桂也侨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看了《开学第一课》后,让我体会最深的是第二节课“坚持”。短片中讲述了一个女孩掉入天坑后如何脱离险境,最终战胜困难的故事。它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有坚持,就有人生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发扬这种坚持的精神。
三(3) 施子涵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在
第一节课的主题为“潜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重要的是看你如何充分地发挥出来。四川桑枣中学的2200多名学生以1分36秒的速度成功逃离了摇摇欲坠的校舍,无一伤亡地聚集在了操场上,这要归功于校长叶志平对学生平时的训练和同学们的认真参与。
第二节课的主题是“坚持”。有一个14岁的姐姐,不小心跌入了天坑。经过了7天6夜的煎熬,只吃一顿饭维持生命并坚持自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坚持就是胜利。
第三节课则以“团结”为主题。林浩等小朋友以拔河的形式战胜了姚明和易建联,这就是团结。单矢易断,众矢难折!
开学第一课,让我们一起用知识守护生命!
四(1)中队 顾乾辰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的一次大型公益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进行紧急逃生演练。《开学第一课》这特殊的一堂课由班主任王小丫和班长林妙可主持,有四个主题,分别是“潜能”、“团队”、“坚持”“生命”,这四个主题完美结合,天衣无缝。国家体育总局举管理中心马文广主任率领陈燮霞、张湘祥、刘春红等8个奥运冠军,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胡加时主任带领姚明、易建联、王治郅等中国篮球队队员,以及女子帆板冠军殷剑,和来自灾区的孩子们一起,通过互动、讲述等寓教于乐的形式,将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紧密结合,让应急避险教育深入人心。
《开学第一课》不仅是给我们必须要上的课,也是全民都要补上的“一堂课”。它将奥运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抗震救灾精神完美的结合,通过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会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
四(3) 裴乔帆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家观看中央台的《开学第一课》。看了以后,使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三主题:团结。其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的场面:有一个身患残疾的七旬孤老,收养了四个孤儿,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也只有七岁,突然有一天,发生了特大洪灾,水势很大,如果不及时转移,就会发生危险。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一家五口人必须要爬上家门口四米高的葡萄架上才能脱离危险,眼看着洪水越涨越高,此时老人因有残疾而无法动弹,他对四个孤儿说:“孩子们,你们快跑吧。”可孩子们不肯丢下爷爷,危难时刻想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在四米高空用木板临时铺了一座“索桥”,孩子们又是拉、又是顶,用自己的智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爷爷送到了四米高的葡萄架上,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最后一家人用团结战胜了困难。
通过观看这个故事,我联想到了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希望学校应该加强学习一些逃生的知识,使我们更加了解和预防灾难的发生,牢记“知识守护生命”,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要团结,要知道团结就是胜利、团结就是力量。
五(3) 王舒宁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开学第一课》,一共3节“课”,分别是潜能,坚强和团结。
最让我感动的是潜能这一节课。班长是奥运女孩林妙可,一看到她,就让我想起了奥运开幕式的精彩,“老师”是举重运动员,他们都说了自己对潜能的理解。举重是一瞬间爆发出的动作,每位运动员都会爆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身上也拥有巨大的潜能,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就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五(4) 张 利 洋
《圆梦2008》观后感
《圆梦2008》是我看的奥运会纪录片中感触最深的。1908年,一个天津学生看完伦敦奥运会后,提出了“奥运三问”。第一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参加奥运会?第二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拿到奥运会金牌?第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
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刘长春是唯一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人。但是长途的颠簸让他没有体力取得好成绩,只在短跑100米小组赛上获得第六名。他回答了奥运三问的第一个问题,但答案并不完美。
1984年,同样是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的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他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2008年,在奥运三问提出整整100年后,中国举办了奥运会!这真是令人兴奋啊!我们的祖国,她回答了第三问!
这些事件,都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人民在渐渐强大,中国在渐渐强大!从金牌数为零,到第一枚金牌,到现在的金牌榜第一,中国的体育在迅速发展,许多运动员在这里圆了奥运梦。我相信,在今后的奥运道路上,中国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五(1) 林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