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十一五”校本培训实施指导意见(修改稿)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7-12-09


                                   
    根据《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徐汇区教育系统教师队伍“十一五”规划》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校本培训工作,提升校本培训的层次和水平,特制定徐汇区“十一五”校本培训实施指导意见。
一、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一)内涵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培训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培训对象,紧密结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培训资源,为实现本校办学目标服务的在职教师培训。校本培训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是打造学校品牌的关键。
(二)特点
1、针对性:校本培训是以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生成的问题为出发点的,通过校本培训活动,将教师的教学、学习、研究、实践融合在一起,使教师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扬长补短,有效提高专业素养,对此,“十一五”校本培训必须针对学校的发展,针对教师的需求。
2、自主性:在校本培训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学校在自主制定培训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呀体现自主性;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育需求,制定和参与新一轮的校本培训,并能自主选择校本培训的课程资源。
3、灵活性:校本培训的出发点是学校的发展需要,主体是学校自身,目标是为了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因此,校本培训始终立足于教师的任职学校,立足于学校的实际需要,在培训内容设置、培训模式、对象组合、时空安排上体现灵活性。
(三)功能
1、校本培训能更及时、有效地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2、校本培训能更好地传承学校文化传统、形成学校特色。
3、校本培训能更好地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校长的办学素养。
4、校本培训能更好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建立机制 促进保障
    要能有效地开展好校本培训,应建立以下运作机制:
 1、校长负责机制。校长是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担负起对学校的领导职责。校本培训,因其立足于学校的发展,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开发校本培训资源,对全体教师实施培训,故而必须由校长负责。
 2、目标计划机制。从班子建设、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制定每一学年的培训计划与总体目标,并将计划与目标分解到教研组和年级组,形成校本培训的目标网络体系。计划与目标要求方向明确、适度、具体,利于考核。
 3、激励动力机制。以优化评价机制为动力,从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水平、专业能力、工作绩效等方面,构建本校富有操作性与实效性的各种激励机制,包括目标激励、需要激励、奖罚激励、关怀激励等。
 4、评价发展机制。建立教师教育考试或考查制度,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开展行动研究,将学校工作与研究过程融为一体,解决实际问题;着力抓好课堂教学的优化,构建适应课改需要的“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教师搭建课改方面的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的合作交流,互动发展。
 5、后勤保障机制。做到“两个加强”:加强计算机软、硬件建设,校园网络建设,供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和开展教科研活动;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为教师尽力提供学习资源,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明确内容 创新模式
(一)内容
校本培训一般由以下五方面内容组成:
1、本体性知识  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是教师胜任岗位工作的基本保证。其主要包括新课标解读、学科教材分析、试题分析、学科发展前沿、学科方法、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
2、条件性知识  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是教师教育教学成功的前提。其主要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史、学习论、课程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教育评价学等内容。
3、实践性知识  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问题的智慧和经验,是教师机智教育教学的生长点。其主要包括师生沟通技能、课堂管理策略、教学设计、听课评课等内容。
4、发展性知识   指教师的个人素养,核心是教师的思德修养和学识,是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平台。其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我知识、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
5、研究性知识   指教师运用研究的方式,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所需要的方法论方面的知识与工作习惯,是教师拓展专业品质的抓手。其主要包括教育科研方法、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内容。
(二)模式
校本培训模式多种多样,学校可在注重实效的前提下,遵循一定的规范,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培训模式。一般而言,常用的模式有以下十种:
1、“课程式”是指通过较为系统的问题剖析、案例学习和理论研读等开展培训的方式。“课程式”不同于传统“经院式”的课程,它应具有“系统性、临床性、诊断性和实战性”。“课程计划”是“课程式”必要前提。
2、“专题式”是指通过专题内容的学习和研讨开展培训的方式。一个完整的“专题式”培训至少包括以下5个环节:初步了解专题内容和方法、学员收集与专题有关的材料、学员分组研讨、学员集中交流、专题总结。
3、“课题式”是指通过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培训的方式。一个完整的“课题式”培训至少包括以下8个环节:选题指导、学员收集材料、学员交流、课题设计指导、学员设计课题、学员交流、过程指导、课题报告。
4、“活动式”是指通过具有导向性和针对性的备课、听课和评课、参观学习等教研活动进行培训的方式。一次完整的“活动式”培训至少包括以下4个环节:活动准备、学员研讨、学员交流、总结。
5、“读书指导式”是指通过指导教师读书学习进行培训的方式。一个完整的“读书指导式”培训至少包括以下4个环节:书目简介、学员自学、讨论交流、总结。
6、“理论答辩式”是通过答辩的形式,聚焦教育理论,使教学实践走向科学的一种新颖而活泼的培训的方式。具体做法是:提前提出答辩题目,提供理论学习的资料,培训学员分别准备,学习时抽取题目联系实践做出回答,由组织者打分评价。
7、“教师论坛式”是通过论坛的形式,聚焦教改,使教育教学实践走向开放的一种培训方式。具体做法是:教研组成员们轮流做专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育专题开设讲座。讲座后,教师进行现场探讨交流。
8、“微格教研式”是通过视频录象,聚焦课堂细节,使教学实践走向精致的一种培训方式。微格教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传统教研凭回忆进行评课教研活动的低效性,使教师更细致地反思教学细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9、“教育叙事式”是通过聚焦教学情境、个案的撰写使教学实践走向睿智的一种培训方式。提倡教师以教育叙事的形式加强对教学现实情境的反思。一般步骤是:布置任务,明确要求;领悟教学,撰写个案;网络交流,相互评价;推选优秀,演讲交流;汇编成书,形成成果。
10、“网络学习式”是利用校园网进行的一种自我培训形式。根据当前的热点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老师自己阅读、上网、思考,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资料、发表议论,相互评议,共享资源,共同提高。
    各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使培训模式更有活力。

四、规范管理  服务学校
    适当的宏观管理是规范校本培训工作的必要手段,恰当的指导与协作是提升校本培训层次、增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为此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培训部、教务处是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本培训的指导者、管理者、协作者和提供服务者。
(一)方案制定
    学校校本培训方案可以自行制定,也可委托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制定或与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共同协作制定。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可指派专人参与学校的培训工作,指导或协作开展校本培训。
(二)项目申报
    学校的校本培训项目在实施前,应于每月10日前报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务处。区教师进修学院将组织专家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承认其计划。项目通过审批后的有效期为两年。
(三)学分认定
1、凡是以培训项目申报的校本培训,原则上每10个学时可获1学分。
2、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折算为相应的校本培训的学分,具体折算办法见下表:

 

              

学分

听课

区级以上,有听课记录,有不少于500字的观点,由学校认定

05

公开课

区级,有教案、有不少于800字的反思,由区教院认定

市级,有教案,有不少于800字的反思,由市教研室认定

1

3

境外培训

由学校外派,两个月以上,有学习笔记,有不少于3000字的小结

5

讲座

校级,1学时以上,有讲稿,由学校认定

区级,1学时以上,有讲稿,由相关部门认定

1

2

专题研修

符合课改要求,有计划,有研究过程记载,有专题报告,由学校认定

1

师徒结对(带教者与被带教者)

有校级以上带教证书、协议或聘书,有带教计划、指导记录、相关组织带教成果评估。

2

读书

有读书计划、笔记、读后感,不少于3000字,由学校认定

1

课程开发

开发校级培训课程,有书面培训讲义,并实施,由学校认定

开发区级以上培训课程,有书面培训讲义,并实施,由相关部门认定

3

6

论文/论著

在区内交流(由教院认定),或在区级刊物发表的论文(第一、第二作者)

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第一、第二作者)

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论著,独立撰写/编写

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论著,合作撰写/编写,由学校认定

1

3

12

3-6

科研课题(负责人及第一、第二执笔者)

校级立项并实施合格或获得成果奖励

区级立项并实施合格或者获得成果奖励

市级立项并实施合格或者获得成果奖励

1

6

12

(三)学年考核
    学校每阶段要将校本培训情况上报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具体负责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的考核与评价工作。每学年考核评价一次。学校的校本培训只有在通过考核与评价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务处根据考核与评价结果登记学分。
    对校本培训的考核与评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般考核,即是通过查阅学校上报的材料进行考核;另一种是重点考核,即不仅要查阅学校上报的有关材料,还要深入学校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进行一般考核和重点考核的学校由区教师进修学院师训部提出,由教育督导室和教院共同实施。考核与评价着重于校本培训的系统性、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等。
(四)表彰与奖励
    区教育局每两年举办一次师资培训的表彰大会,以表彰校本培训工作的先进集体、先个人以及优秀项目和项目负责人。
    校本培训评价指标见附件。
    (附件见另页)

校本培训评价指标

 

序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标准

     A

B

C

 

 

 

1

 

工作的系统性

20

 

培训计划

 

相关制度

 

培训经费

 

 

10

9

8

7

6

5

4

3

2

校本培训作为学校发展计划的重要部分,有系统完善的计划;学校有专人和部门负责培训工作,有完善的关于培训的奖惩制度;有能满足教师需要的专门培训经费。

校本培训作为学校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有计划、有一定的奖惩措施;有经费预算。

无整体的培训计划、无奖惩措施、无经费预算。

 

 

 

2

项目的针对性

20

 

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10

9

8

7

6

5

4

3

2

培训目标具体、并切实能达到;培训内容适合学校教师的现状,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培训方式多样。

有培训目标;能根据学校实际选取培训内容;有一定的培训方式。

培训目标不切实际,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方式单一。

 

 

 

3

过程的规范性

20

 

 

过程管理

 

档案资料

 

 

10

9

8

7

6

5

4

3

2

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结束都遵照相关程序,按照要求去做;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严格的考勤记录;档案全面、有序,查找方便。

能遵照相关程序,有一定考勤记录;有部分档案资料。

不按照相关程序办事、没有考勤记录;档案资料零碎。

 

 

4

结果的实效性

30

 

目标达成

 

培训成果

 

教师感受

10

9

8

7

6

5

4

3

2

各培训项目的目标都能达到;培训效果明显,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教师对培训比较满意。

培训目标基本达到;有一定的培训效果;教师评价较好。

没有达到目标;效果不明显;教师反映一般。

 

 

5

培训的创新性

10

 

管理机制

 

内容选取

 

操作方式

 

10

9

8

7

6

5

4

3

2

在管理机制、培训内容和组织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并有十分明显的成效。

在某个方面有独到之处,并有一定的成效。

无探索行为和具体措施。

说明:
1.评价方式有听汇报、查档案资料、座谈、访谈和听课等。
2.评价注重培训的实效性,权重为30%。
3.一个评判者对学校的评价分数的计算举例:若在5个一级指标中的得分分别为8、7、9、7、6,则该评判者给学校的分数为:8×0.15﹢7×0.25﹢9×0.2﹢7×0.3﹢6×0.1=7.45分.
4.学校最后得分为所有评判者所给分数的平均值.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