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 设 计 ——《小小创造屋》 一、开发背景: 1、实施创造教育——势在必行 江泽民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国,教育的最高宗旨是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创造型人才,以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奋斗。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就得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发明创造技能,使之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正是创造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创造、会健体的四有新人。创造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一般素质,而且还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素质是学生诸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因此,创造教育更富于时代特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 2、开展创造活动——校有底蕴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一定的方法,从事创造活动也不例外。创造技法不仅能指导学生怎样去创造发明,而且为学生的创造发明找到了一条成功的捷径;只有掌握了它,并能自觉地运用它,才会使学生的创造成为自觉的创造,促使学生不断地迸发出创造的火花。98年,我校从美国引进了一门新兴的课程——IT游游课。这是一种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设计程序并操作执行的一个活动项目,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造平台,所以一进入我校,就受到了学生极大的欢迎。IT游游课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点燃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3、开发课程意识——师之功底 拓展型课程的全面实施,为教师提供了自主开发课程的平台。在这样的机遇下,我以校IT游游课现有优势为生长点,充分借鉴已有经验和课时保证,尝试设计开发了这个面向二、三年级,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的的自主兴趣拓展科目——《小小创造屋》。它主要是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熟悉的物品为切入点,通过教师的引导激趣、学生的实践、想象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志趣,了解创造技法,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系列活动的设计,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时时有创造,事事可创造,人人能创造,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1) 了解一些基本的创造技法。 (2) 知道创造技法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发现的。 (3) 知道时时有创造,事事可创造。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能够以日常生活学习物品为载体,进行创造性思维。 (2)经历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尝试探究、初步解决问题到成果展示交流的过程,感悟创造的思想和原理。 (3)通过相互交流增强学生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1) 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感受创造的乐趣。 (2) 在观察、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创造的欲望、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萌发某方面的兴趣爱好。 三、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说明: 1、 《小小创造屋》课程内容是依据本组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以贴近他们日常生活、学习中熟悉的物品为载体,渗透创造技法的训练。 鉴于本组学生的特点,主要采用了 “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图形想象训练法和展开性思维训练”,这些技法是极为重要而又普遍应用的方案设计技法。对某个事物存在的某观点产生不满,往往是创造发明的先导,只要把列举出来的缺点加以克服,那么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所有这些创造思维活动的载体——物品,对于本组的学生来说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学生容易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发挥,想象,创造。内容的安排是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设计的。 此外,内容中还留有一定的余地,供师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共同协商萌发新的学习载体,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实践的效果不断加以补充和调整。 2、 每个单元的活动设计,在技法上都有所侧重(见上表),与此在每堂课活动设计上除了应有的侧重技法以外,同时渗透其他技法的循环训练,以避免课堂单一的技法造成学生的兴趣减退。 如第一单元,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主要内容的单元中,“伞”的这一课,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请学生广泛列举伞在式样、用途、功能等方面的缺点,以考察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变通力。然后,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把自己认为完美的未来的伞。这样在思维的广度上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竞赛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合作又可以培养团队意识,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而“灯”则主要是通过找缺点和联想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第二单元,我选择了学生学习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作为主要内容展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在这一单元中,我主要是想在承接上一块“展开性思维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希望点列举法”和“图形想象训练”两种创造的技能。如:笔,我们可以在学生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各种各样的笔,请学生进行观察,然后组织他们讨论:你认为怎样的笔才是最理想的?请学生尽可能地写出自己的愿望。又如,回形针,是利用展开性思维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回形针的各种用途,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绘制生动形象的铅丝画。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亲自尝试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四、课程实施: 1、《小小创造屋》自主兴趣拓展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实施,每周一课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生活性、兴趣性、探究性原则,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形式展开教学。 2、将课程实施与少先队的实践和学校德育活动结合起来,借助生动活泼的形式把学生在活动中的内心体验和收获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不同个性、不同特长和不同思维方式得到充分发展,以达到课内外的融合、德育与创新融合。 3、 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和研究,建立课程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开发 课程资源。 五、课程评价的设想: 评价的依据 1、激励性原则: 这里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点滴进步、取得的经历进行肯定,通过评价去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因此在评价时遵循“激励原则”,让学生可以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去发现创造的快乐。 2、多元化原则: 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注重评价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态度,(参与度、积极投入的程度),也关注他们活动后在原有自身基础上的收获与体验。 3、师生共评的原则: 在这个课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评价的对象,他们也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围绕课程的目标,主要从作品、设想等体现创造力方面进行显性评价,而教师的评价则可做到多角度,多侧面,如: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发展水平等,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都将被记录在册,以便于一个阶段结束时给予学生一个客观的总结性评价。 评价的形式 1、 标志物评价:借鉴少先队争章的做法,用具有直观形象的卡通粘纸进行即时评价,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 2、 展示与交流评价:学生与教师在同一平台进行交互学习,既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又能帮助同伴进行创造思维。 3、 召开答辩会评价: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 成长记录册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学生学习的发展和成长。
课例设计:
杯 子 活动目标: 1、以杯子为载体,了解“缺点例举”“展开思维”的创造技法。 2、通过活动,知道杯子是在不断的创造改良中发展变化。 3、会多途径的收集信息和交流信息。 4、 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 活动重点: 通过对杯子的了解,来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难点: 以杯子为载体,了解一些创造的技法。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各种材质、功能、款式的杯子 教师准备:准备若干一次性的杯子以及剪刀、胶带等相关的制作材料。 活动过程:
汇师小学 刘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