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实务培训(一)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11-21

“温馨教室”创建中的班主任理念和策略

 

关于推进上海市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落实《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沪教委德〔200520号)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沪教委德〔200521号),创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努力使学校成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现就推进上海市中小学“温馨教室”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设“温馨教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温馨教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础的细胞,也是贯彻教育部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的具体实践,对于推动中小学教育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良好的班级人际环境、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健康的自身心理环境、舒心宜人的物质环境等四个方面切实加强“温馨教室”建设,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求,是学生实现“勤奋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建设“温馨教室”、创建和谐校园是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提高德育工作效能的有效载体。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新的变化。引导全体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确立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和谐,寻求共同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这为我们建设“温馨教室”、将人文关怀落实到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指明了方向。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建设“温馨教室”、创建和谐校园、深化教育改革仍然面临着不少薄弱环节,上海实施素质教育依然任务艰巨,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偏多偏难,学生学业负担依然较重;全员育人的理念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相关工作与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主动应对挑战,努力改进工作,积极营造和谐愉悦的成长环境,有效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不断开拓“温馨教室”创建的科学思路和方法,促进校园和谐。

二、“温馨教室”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人的合理需求,关注人的幸福体验,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关注人的人生价值。“温馨教室”的建设,是对教育本义的一种回归。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离不开育人。“温馨教室”的建设,注重的是“以人本身为目的的发展”。

2.“共建共享、追求和谐”的原则。即共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共享温馨和谐的氛围。“温馨教室”的建设,讲究师生、生生、师师关系的和谐,讲究教与学的和谐,讲究自身的和谐。和谐社会的人才,要靠和谐的教育培养。鼓励学生、教师、家长之间交流情感、分享体验,在和谐的关系中共同进步。

3.“关注过程”的原则。注重转变观念,提升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方法,关注师生在过程中的幸福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目标。一要关注“温馨教室”本身建设过程,尤其要使四个环境有机互动、相互影响;二要关注学生在“温馨教室”中的成长过程,注重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心理困惑,关怀学生的全面成长。“温馨教室”的建设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和教师发展的过程。

4.“自主创新”的原则。激发师生的共同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建设。总结鲜活经验,创造形式多样、有班级特色、有强烈归属感的“温馨教室”。

三、“温馨教室”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温馨教室”是上海在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温馨教室”是指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民主、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是超越物理空间的、由师生共同营造的、能满足师生合理需求的、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教师发展而创造的教育环境。建设“温馨教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温馨教室”的人际环境

人际环境,主要是指良好的教育教学关系,既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和学生的关系,也包括教师和教师(更多的是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班级人际环境建设中注重“平等、公正,真诚、互助”,力求达到“沟通协调讲诚信、人际交往见真情”的最佳状态。倡导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在平等、公正的基础上,做到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诚信交往、真情相处。

2.“温馨教室”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相长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知识创造的过程。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整体精神风貌的具体反映。在课堂教学环境建设中注重“勤勉、笃学,活跃、宽松”,力求达到“教风学风要严谨,求索创新入佳境”的课堂教学最佳状态。

3.“温馨教室”的自身心理环境

健康的人格有利于教育环境的和谐、温馨,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有利于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在自身心理环境建设中注重“自信、自尊,平和、达观”,力求达到“自我意识能稳定,顺境逆境好心境”的最佳状态。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有效带领学生走向成功。

4.“温馨教室”的物质环境

温馨是个体内心的体验,温馨的体验离不开温馨的物质环境。温馨的物质环境更多地应表现在环境的人文功能建设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使环境为师生服务,环境为师生所需。在教室物质环境建设中注重“安全、舒心,美观、宜人”,力求达到“硬件设计讲人性,环境布置显温馨”的最佳状态。引导师生以人际关系的安全感为重,共同打造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

“温馨教室”的建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把握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互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真诚互助,集中展示各自的人格魅力和才华,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二是营造良好氛围,面向所有学生和教师,以班级建设为基础,挖掘课内外文化内涵,促进师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是传承优秀文明传统,跟上时代步伐,在诸多的和谐关系中重视自身的和谐,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四是拓展育人载体,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熏陶、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校外辅导员的力量,覆盖课内、课外两个领域的建设,挖掘课内外文化育人内涵,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四、“温馨教室”建设的制度保障

1.建设“温馨教室”,必须切实加强党组织的领导。要把建设“温馨教室”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温馨教室”与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形成推进“温馨教室”建设的有效机制。要根据“上海市普教系统文明单位(和谐校园)评估测评指标体系”的要求,将“温馨教室”建设纳入市、区县的精神文明评价体系之中,通过精神文明建设评价,使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调研, 整体规划。要将“温馨教室”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重点项目之一来推进,搭建交流平台,宣传和推广成功经验。要给予政策支持、宏观指导以及制度和经费的保障。把“温馨教室”建设作为上海中小学安全文明校、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市文明单位创建的主要内容。要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3.加强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与育德能力。各区县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要开展“温馨教室”建设的工作研究,承担对教师有关“温馨教室”建设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师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

4.凸显实效,创新 “温馨教室”建设的方式方法。各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推进措施,制定符合实际的“温馨教室”建设实施办法。要创新“温馨教室”建设的工作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温馨教室”建设的实效。

5.要创造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支持环境。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与综合治理办公室、公安、司法、市容、城管、工商、文化、街道乡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为“温馨教室”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要主动协调社会资源,加强学校与家庭、媒体、司法等方面的合作,多渠道开展积极的正面教育,宣传推广“温馨教室”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学生成长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氛围。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