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教子以德”
作者(来源):网络摘录    发布时间:2007-04-17

“教子以德”不是现在才提出的。因为“德”既能补体,也可补智,所以古人一直遵循着这条原则来教育子女。     明太祖朱元璋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他既重视教育孩子求知,更重视帮助他们“正心”,即品德教育。为此,他采取了重言传、聘严师、亲力行的办法。     他曾经严肃地训诫太子和其他儿子,说:“你们知道‘进德修业’的道理吗?‘进德’,即进益道德;‘修业’,即修营功业。古代的君子,德充于内,又见于外,故器识高明,善道日多,恶行邪僻皆避之。己修道已成,必能服人,贤者集拢于你的周围,不肖者远避。能进德修业,则天下必治;否则必败。”     他经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儿子们要艰苦创业。内宫建成以后,朱元璋令人将古人行孝和他自己艰苦创业的经历画在殿壁上。他对儿子们说:“我本是农民出身,祖父辈积德行善,以至荫及于我。现在绘成这个画面,就是要使子孙后代知道创业的艰难,多多磨砺自己。”他立下两条规矩:一是子孙除办公外,一律穿麻鞋,坐竹椅,睡藤床;二是出城远游,不光骑马,还要步行。他还要求子孙后代 “戎骄侈”“恤民情”“用仁义”“安百姓”,以此来守业。他对太子说:“ 你了解农家的辛劳吗?农家勤四体,种五谷,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不得休息,而国家经费都来自百姓。所以,你要常想到农家的不易,取之有制,用之有节,使之不至于饥荒,才算尽到了为君之道。”     为了使诸子做到“进德修业”,朱元璋聘请各地名师,精选经典著作,对诸予进行严格、系统的“德行”教育。他要求这些老师:“好师傅要做出榜样来,固材施教,以德教人。我的诸子是要治理国事的,教的法子,最重要的是要正心。正了心,什么事都可办好;正不了心,各种私欲便趁虚而入。你们必须教诸子以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要光背些华丽的辞藻,真正让他们进德修业。” 1386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统治,定都南京,准备修建皇宫。儿子们主张宫殿要建得富丽堂皇,要讲究气派。但朱元璋不同意,他对儿子们和经办官员说:“宫殿只要坚固耐用就行,不必过分豪华。当初尧住茅屋,舜居历山,成为万世称颂的圣君。做皇帝的能注意节俭,臣子们就不敢奢侈。要知道金银财宝不是宝,真正的宝是节俭!”    由于朱元璋“教子以德”,因此他的后辈儿孙们都很有才学道德。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您是第位访问者